Story
付出的過程本身就是獲得,活出小快樂堆疊起的幸福人生
採訪、撰文/米粒
攝影/kris kang
「不要忘記,因為有他們,你才有這份工作。」工作時而讓人心好累,《糧莘庇護農場》的蔡雅亘是這樣提醒自己的,讓自己成為被工作需要的人,遠遠比需要工作來得更有意義,糧莘庇護農場如其名,以良善而真誠的心作為出發點,善意建構出的這個小小世界,遠比我們想像中大得多。
作為搖籃的推手,每一次成長都讓人很感動
糧莘庇護農場位於雲林打卡地標的古坑綠隧道前,庇護與農場融合,透過關懷身心障礙者並帶著他們學習工作技能,以指導訓練作為核心價值,讓職場環境不再如此讓人感到壓力,身心障礙者在這裡,能有一個友善的環境發展各類型的工作能力,場長蔡雅亘說:「每個人都需要社會化,這裡就是讓他們忘記自己是身障者的地方。」
過去困難重重,許多身心障者在工作中要請求他人幫忙已是常態,能夠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,庇護所的存在,就是讓他們先接納自己不足,而不要逃避它,每天每天都是練習,經營理念核心為「訓練替代照顧」,友善的職場環境同時也推動著有機農業的永續經營。
擁抱靈魂裏的溫柔,自己也變得溫柔了
蔡雅亘覺得時常要扮演一個母親的角色,隨時張開雙手擁抱他們的軟弱,時而也得嚴厲的指導他們變得再努力堅持下去,這次訪談他提到一位有情緒障礙的自閉症孩子,原本非常敏感也不願意和別人說話,到能有自信的開口銷售商品,連家人都覺得不可思議,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,蔡雅亘在講這件事的時候,眼神閃閃發光。
看待世界的眼光決定了世界的樣貌,紅藜田原來是彩色的?
生活在大自然裡,才能看懂自然真正的美,蔡雅亘談起紅藜栽種,她坦承這是相對比較簡單的農作物,且幾乎不會用到農藥,過去曾試過種高麗菜、種玉米,但完全仰賴自然栽種很困難,不容易看到成果,糧莘庇護農場採取的方法是「一年四季都在種植也都在採收」,有別於一般務農追求的效率產值,以滿滿愛的光輝回應了人的需要,攜手打造更好的明天。
每次對話的開場白,都是從全心全意的理解開始
透過栽種、澆灌、收成到實際料理甚至是改良加工,大家一起參與農作物的每個階段很重要,也因此這樣的學習就變得非常真實,其實食農教育是個廣泛又深入的領域,糧莘庇護農場也持續在尋找更多新的可能。對他們而言;「產量」絕非第一優先考量的事,中心思想幾乎全都圍繞在「教育」上,他們以簡單的方式種植,就和與身心障礙者相處一樣,一切都建立在先付出理解、接納的基礎上,用最單純的方式建立關係。《糧莘庇護農場》從環保酵素、環保蚯蚓農法等方式,「有機農業」就是他們的課綱,而從產地直送到餐桌的一條龍「食農教育」如同實習課程一樣,把學習放進了日常生活。
「不一樣」不再是異常,就變得特別珍貴
糧莘庇護農場本身像個溫暖的大家庭,但當他們走入社區、前進社會的時候,也必然會面臨各種難解的問題,如何建立「身心障礙者與社會的連結」也是糧莘的重要使命,發覺這世界有很多良善的面孔。如作家安德魯.所羅門所說:『生命因困苦而豐富,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。』這樣的「糧莘」事業最期待就是永續經營下去的能量可以源源不絕,無論是商品多樣化、募資視野的拓寬或學員們的每個微小成就達成,都能因為更多愛心的介入而開花結果。
糧莘庇護農場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gf3820n/?locale=zh_TW
地址:雲林縣古坑鄉湳子23-32號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9:00-17:00(週三公休)、週六至週日9:00-18:00
攝影/kris kang
「不要忘記,因為有他們,你才有這份工作。」工作時而讓人心好累,《糧莘庇護農場》的蔡雅亘是這樣提醒自己的,讓自己成為被工作需要的人,遠遠比需要工作來得更有意義,糧莘庇護農場如其名,以良善而真誠的心作為出發點,善意建構出的這個小小世界,遠比我們想像中大得多。
作為搖籃的推手,每一次成長都讓人很感動
糧莘庇護農場位於雲林打卡地標的古坑綠隧道前,庇護與農場融合,透過關懷身心障礙者並帶著他們學習工作技能,以指導訓練作為核心價值,讓職場環境不再如此讓人感到壓力,身心障礙者在這裡,能有一個友善的環境發展各類型的工作能力,場長蔡雅亘說:「每個人都需要社會化,這裡就是讓他們忘記自己是身障者的地方。」
過去困難重重,許多身心障者在工作中要請求他人幫忙已是常態,能夠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,庇護所的存在,就是讓他們先接納自己不足,而不要逃避它,每天每天都是練習,經營理念核心為「訓練替代照顧」,友善的職場環境同時也推動著有機農業的永續經營。
擁抱靈魂裏的溫柔,自己也變得溫柔了
蔡雅亘覺得時常要扮演一個母親的角色,隨時張開雙手擁抱他們的軟弱,時而也得嚴厲的指導他們變得再努力堅持下去,這次訪談他提到一位有情緒障礙的自閉症孩子,原本非常敏感也不願意和別人說話,到能有自信的開口銷售商品,連家人都覺得不可思議,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,蔡雅亘在講這件事的時候,眼神閃閃發光。
看待世界的眼光決定了世界的樣貌,紅藜田原來是彩色的?
生活在大自然裡,才能看懂自然真正的美,蔡雅亘談起紅藜栽種,她坦承這是相對比較簡單的農作物,且幾乎不會用到農藥,過去曾試過種高麗菜、種玉米,但完全仰賴自然栽種很困難,不容易看到成果,糧莘庇護農場採取的方法是「一年四季都在種植也都在採收」,有別於一般務農追求的效率產值,以滿滿愛的光輝回應了人的需要,攜手打造更好的明天。
每次對話的開場白,都是從全心全意的理解開始
透過栽種、澆灌、收成到實際料理甚至是改良加工,大家一起參與農作物的每個階段很重要,也因此這樣的學習就變得非常真實,其實食農教育是個廣泛又深入的領域,糧莘庇護農場也持續在尋找更多新的可能。對他們而言;「產量」絕非第一優先考量的事,中心思想幾乎全都圍繞在「教育」上,他們以簡單的方式種植,就和與身心障礙者相處一樣,一切都建立在先付出理解、接納的基礎上,用最單純的方式建立關係。《糧莘庇護農場》從環保酵素、環保蚯蚓農法等方式,「有機農業」就是他們的課綱,而從產地直送到餐桌的一條龍「食農教育」如同實習課程一樣,把學習放進了日常生活。
「不一樣」不再是異常,就變得特別珍貴
糧莘庇護農場本身像個溫暖的大家庭,但當他們走入社區、前進社會的時候,也必然會面臨各種難解的問題,如何建立「身心障礙者與社會的連結」也是糧莘的重要使命,發覺這世界有很多良善的面孔。如作家安德魯.所羅門所說:『生命因困苦而豐富,愛則因為必須努力而深刻。』這樣的「糧莘」事業最期待就是永續經營下去的能量可以源源不絕,無論是商品多樣化、募資視野的拓寬或學員們的每個微小成就達成,都能因為更多愛心的介入而開花結果。
糧莘庇護農場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gf3820n/?locale=zh_TW
地址:雲林縣古坑鄉湳子23-32號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9:00-17:00(週三公休)、週六至週日9:00-18:00